猜忌是书中很常见的桥段,比如黛玉起初见大家都跟宝钗好,就怀疑宝钗藏奸,后来被晴雯堵在门外,又怀疑宝玉要疏远自己。宝钗滴翠亭偷听便怀疑小红是奸淫狗盗,小红听了宝钗的话就猜忌黛玉对自己不利。
第二十九回宝玉和黛玉吵架时,闹得要砸玉,袭人紫鹃都嫌弃是对方告诉了贾母。
(资料图片)
第三十四回宝玉挨了打,焙茗猜是薛蟠因为蒋玉菡的事吃醋,走漏了消息,综合他平时行止,连薛宝钗都怀疑是他,不同以往,这次曹公直接帮他洗刷了冤屈。
薛蟠喊冤后猜宝钗是看上了宝玉,后来又怀疑柳湘莲是风月子弟,被打的如泥猪一样,而柳湘莲也怀疑贾琏说媒的动机,听了宝玉的话就怀疑尤三姐不干净。凤姐醋妒心更强,总是提防着贾琏,对平儿也不太放心,三人心中不知藏了多少猫腻。
之后王夫人又怀疑凤姐遗落了绣春囊,凤姐祸水东引,顺便想出裁员的主意。宝玉在晴雯被赶出去后,怀疑是袭人麝月排挤晴雯,晴雯也怀疑是有人诬陷她。而从上帝视角来看,裁员主要是因为贾家骄奢淫逸导致入不敷出,而根本上原因是由于贾家失势引起的。
在这条猜忌链上,曹雪芹不断晃动着踩在上面的人,挑拨着人心,刺激人的神经,要不说《红楼梦》是部人性的教科书呢。因为里面有太多涉及人心深处,神秘莫测的地带,你可以顺着一条路逐渐走向幽暗,也可以心向着光明,总之一切都在于你自己。
猜忌是人类千百万年来进化出来的生存本能。曹雪芹又喜欢瞒人,无形中也加重了人心中的猜忌。通过书中的这些故事,也可以看出,曹公也有意探索人性的微妙。
人们在没有结果之前,在缺乏证据的时候,会先给出一个符合常识的结论。猜忌是一种超前感知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提前获取信息,是潜意识中的自我保护机制。
在动物世界,别人强壮,就意味要失去生存繁衍的权力,相互之间会产生敌意,轻者被驱逐族群,重者便会自相残杀起来,即便平时温顺和平的动物,为了繁衍生存,也要拼命斗个你死我活。
在自然界,趋利避害是很常见的现象,而人类擅长伪装,使这种心理变得更为复杂。在封建社会,别人地位高了,自己要低人一等,别人有钱有势了,以后很可能会受他压榨。
猜忌来自潜意识,有时候就是感觉一件事不好,或是不喜欢,但就是说不出来。世界上有钱有势的一堆,但不能很快影响到我们,可一旦身边的人突然发迹,则会表现出很不安的感觉,我可以无,但你不能有。
有的人嫉妒心强些,有的弱些,但总归是有的。这不是病,王道士胡诌的妒妇方,也说此病无药可解,只有每天吃饱喝足,放宽心,压压心火,等到老了走不动了,病自然就好了。
猜忌嫉妒受潜意识控制,是为了应付潜在威胁,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进化来的本能,并且不一定都是坏作用,黛玉晴雯一样会猜忌,也不必耿耿于怀。
消极的心理,也有积极的作用,猜忌帮助人们提前规避风险,丰富想象力,而刻板印象也可以帮助人们节省精力,偏见则帮助人们形成自我意识,塑造独特精神。
心理上有个偿还现象,你越是回避它,不去想它,越是会加重这种心理。战胜恐惧的唯一方式就是面对恐惧。在大海上航行,抵抗风浪的最好方式,就是找好角度直面它。
嫉妒偏见是很正常的心理,你越是回避它,反而越加重这种心理。我们需要正确地看待它,如果你嫉妒别人,也不必在意,如果别人心怀偏见,也不必要求他改正。
堵不如疏,应该将消极的精神引导为正向力量,而不是尝试努力消除它。
人世间的恶,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就像那些变本加厉对付自己同胞的,那些爱银钱而忘骨肉的拐子;像贾雨村、夏金桂、贾环这样残暴冷血贪婪自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没有一丝恻隐之心,这才是真正的万恶之源。将变化之物,化为不变,将不同之物,化为唯一,这本质也是一种邪。而偏见和猜忌是属于每个人所独有的,强行控制,反而是不自然。
我们需要容许一时的消极,让大脑停下来,清醒一下,也好积蓄力量,向更准确的目标前进。
人的身体和心灵需要慢慢成长。接受一个真实的自己,明白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喜欢的事,一直增益下去,才能够走得更远,长得更高。
我们需要保持一种正向偏见,所谓正向偏见,是不断质疑否定,不断循环向上的过程,我们保持偏见,是为了以我为主,但也明白他人的意见可以帮助我们不断进步,优化改进自己的认知。
消极的偏见是羞于怀疑,不肯质疑,固执己见,为维护自己的存在价值,而否认别人的存在价值,一味顺从情绪和感觉,盲从而不知改进。
情绪和偏见每个人都有,只是我们容忍自己的同时,也需要容忍他人的。
人类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演化,有些生存本能是与生俱来的,纯粹的正与纯粹的邪,逐渐被大自然淘汰,而最终能使人类繁衍生存下来的,是在正邪之间,人与人建立起联系的感情。最凶狠的野兽,和最娇弱的飞禽都已被淘汰,反而最弱小的蚂蚁,通过紧密协作,建立起庞大的种群。
正与邪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只要心脏还在跳动,人就难以避免受到各种激素影响,只要大脑还能接收信号,就会受到情绪的控制。在无数条神经纤维的作用下,我们平时的判断,多来自大脑这个混沌世界所给出的感觉。这个感觉大多是根据自己社会经验与一般常识,和喜好偏向给出的非理性判断。
现实的世界总是充满矛盾,需要我们努力去调和,而如果事事顺从心意,那么在未来也很难面对更复杂的人和事,也无法应对更艰难的挑战。
我们的一生都被欲望和本能勾着前行,没有什么道理可言。生活大道理俯遗即是,而强大的心境却寥寥无几,无法控制情绪冲动和感情的偏向,懂多少道理也没用。
很多时候我们说的话,都是与自己行为相反的,相比动物,人类更擅长伪装,我们喜欢用别人的过错,来证明自己的无辜,埋怨别人的卑劣,而否认自己的肮脏。
看不见黑暗,便不知哪里有光,看的都是黑暗,便只能活在黑暗中。不能区分情绪偏见和理性判断,将永远处在混乱。
猜忌是人的自然本能,受潜意识控制,你无法避免这种超前感知能力,也不必强行压制这种想法,烦就是烦,恼就是恼,有点自私也没什么大不了。偏见让我们保持以自己角度去看世界,而形成独立思考。没有偏见本就是偏见,没有偏见就没有自我,个人的生存价值也将无法体现。
晴雯一样会大发脾气,又是撕扇子,又是扎坠儿,贾宝玉一样气血上涌,又是踢袭人,又是摔玉砸玉。他们心中一样怀揣着嫉妒偏见,一样是乖僻邪谬,只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心中的情,没有放弃去善待这个世界。
我们需要做的是保持一种正向的偏见,在正邪对抗中找寻真实的良善,去建立起彼此之间的感情,并把自己感情偏向于他们,仅此而已。
举报/反馈
上一篇:重庆邮政待遇怎么样员工工作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