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和员工走得近,叫平易近人;走得太近,叫拉帮结派。同样,员工和领导走得近,叫靠拢组织;走得太近,叫耍小聪明。
(相关资料图)
那么,职场上为什么有人说不要和领导走得太近呢?
在职场,领导需要的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脱颖而出的中流砥柱。我们都有体会,如果一个人总是服从工作分工,而且通过努力把工作干的很好,特别是还受到过上级部门的表扬,或者是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比赛获了奖。那么,在年终评优和晋级加薪评比中,都会有底气的去据理力争,并且大概率会如愿以偿。
也就说,领导开展工作都是讲原则的。他根本不会为了一个与他走的太近之人的一己私利,而失去自己的群众基础、授人以柄。
更重要的是,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每个人对领导办事的流程都一清二楚。而且在涉及到荣誉、利益和职称等方面的内容,都有个 " 公示 " 环节。
如果某人条件不符合,想通过与领导走得太近的方式来谋取一己私利,那势必会损害他人的正常利益,这样在公示阶段,就会有人向主管部门举报。对此,领导是十分清楚的,他绝对不会自找麻烦。
至此,也许会有人反问,如果在基本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与领导走得太近的人会不会得逞呢?实践证明,耍小聪明的人几乎不会得逞。
因为在大家基本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由于名额的限制,需要淘汰人时,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是单位确定人选,但前提是意见要一致,即没有人投诉举报。
所以,领导在处理这样事情的时候,态度也很明确,给谁都一样,但绝对不要把矛盾上移。于是,报名、积分、互审材料、签字确认、公示、推荐,这样一整套流程下来,事情就变得公平合理了。
职场中很多人都认为和领导走的越近越好,成为领导身边的 " 红人 " 是一件大好事。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凡事都有个 " 度 ",如果和领导走的太近反而让自己处于不利的情境。那么和领导走太近究竟都有什么弊端呢?总结如下:
2. 同事的闲言碎语
也许你的工作能力挺强,但是一旦你跟领导走的太近,你的工作能力就会 " 变味 "。首先大家会认为你是一个专注于 " 溜须拍马 " 的人,对你心存鄙视。就算你业绩不错,但大家的关注点更喜欢集中在你跟领导谈了多久的天,一起出去吃了几顿饭,领导家里有事你有没有到场。
也许终于有一天你的业绩超过了别人很多,成为了第一,那么故事就会相应的出现下个 " 版本 ":你的业绩好一定是提前得到了领导某些方面的通知,甚至业绩造假也是极有可能的。本来靠能力得到的一切,统统变成了 " 溜须拍马 " 的附属产品,这种委屈真的让人心里不甘啊。
3. 公司的人事变动
"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 很少有人会一辈子在一个公司工作到老,更多的还是换几次工作。领导离职了,去了别的公司,来了新的领导,你该怎么办?新领导一般都不怎么喜欢原来领导的 " 心腹 " 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这时候你原来的老同事已经对你 " 溜须拍马 " 的印象根深蒂固很难改变了,如此丧失领导信任又没有群众基础的两难情况,在职场中你真的能吃得消吗?
有些领导可能会邀请你跟他一起去下个公司,这个时候你一定分清领导的邀请是假客气还是真邀请。假客气就不必说,去了新公司之后一定是寸步难行。如果领导是真心的邀请你,请参照第 1 点。
所以,总体来说和领导之间工作上的沟通是必然的,生活中能帮助的尽量帮助给足领导面子,但是不要过于的 " 殷勤 "。一个有业绩、会汇报工作、懂得沟通的人会更让领导喜欢。
综上所述,如果自己工作得心应手,从容自如,则没有必要与领导走得太近;如果自己工作一般般,业绩平淡淡,特别是缺少积分的硬材料,与领导走得太近也没用。所以,干好工作,用业绩说话,用佐证材料说话,才是职场的硬道理。
上一篇:世界视讯!南阳市委党校2023年春期研修班学员到内乡县观摩调研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