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宏观:粮食,下一只灰犀牛?
来源: 金融界      时间:2023-07-30 14:04:13

投资要点


(资料图)

我们在2023海外中期策略报告《繁荣的尾声》中讨论,粮食供应的不确定性可能加剧新兴市场脆弱性,为地缘博弈带来筹码。近期极端天气频发、俄罗斯中止黑海协议,这将如何影响全球粮食供需未来走向?我们将从宏观基本面的角度探讨粮食供需和农产品价格波动。

地缘叠加天气因素,全球粮食供需格局趋紧。

生产:全球高温破纪录,厄尔尼诺天气累及美、印多地粮食生产,涉及小麦、玉米及大豆等产区;地缘等因素影响下,乌克兰春播面积收缩。

运输:干旱天气促使巴拿马运河接连收紧运力限制,且可能有运费增加;俄罗斯退出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进一步影响粮食贸易。

储存:俄乌冲突致重要储粮设备被毁,或使粮食价格上涨。

需求: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展望》,全球粮食需求仍强,粮食进口额预计进一步提高。

对中国的影响:居安思危,构筑外部安全垫。

整体供需:农业农村部的《国际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形势 2023 年春季报告》指出,今年全球粮食产量下滑,国内部分粮食供需趋紧。

供需结构:粮食供应存在结构性的不平衡,部分农产品对外存在一定的依赖:(1)从三大主粮大米、玉米、小麦来看,中国具有较高安全垫;(2)饲料相关产品存在进口依赖,粮食的整体自给率

当前的应对:我国近年加快建立多边粮食贸易,进一步保障粮食进口安全,提升粮食自我保障能力,增强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能力。

风险提示:气候变化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

正文

地缘叠加天气因素,

全球粮食供需格局趋紧

供应:地缘冲突迭起,高温天气显现,2023下半年全球粮食供应承压。

生产:极端天气影响美、印多地粮食生产。2023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压力进一步凸显,厄尔尼诺天气于6月显现,且预计后续几个月形势会更严峻,美国冬小麦、玉米及大豆产区旱情加剧,印度等国遭遇连续高温干旱,粮食生产受影响。美国农业部预计,受干旱影响,小麦产量将达近16年的低点。另外,地缘因素影响下,乌克兰2023年的春播面积自收缩约7%至550万公顷。

运输:干旱天气下主要运河存在运力限制,且可能有运费增加。巴拿马运河官方称今年为1950年记录以来最干旱的一年,因此近几个月接连下调船舶允许过闸的最大吃水深度,6月25日起最大吃水为43.5 英尺(此前为50英尺);并对延误运输的船舶加收“干扰费(Disruption Charge)”,以缓和运输压力。巴拿马运河是美国向中国出口粮食的重要运输途径,美国商品约占巴拿马运河运输量的73%,运河运力受限或进一步增加运输成本。

储存:俄乌冲突致储粮设备被毁,或使粮食价格上涨。6月6日乌克兰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遭破坏,更为粮食供应雪上加霜。路透社报道联合国援助负责人格里菲斯表示:“(水坝坐落的地点)不仅是乌克兰的粮仓,也是全世界的粮仓…确信粮食价格必然会上涨。”此外,7月17日俄罗斯退出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进一步影响粮食贸易。

需求:粮食需求仍强,全球粮食进口额预计进一步提高。联合国粮农组织6月发布的《粮食展望》指出,2023年全球粮食进口额将上升至1.98万亿美元,较去年增加1.5%,虽然增幅放缓,但绝对值突破历史新高。

对中国的影响:

居安思危,构筑外部安全垫

整体来看,今年全球粮食产量下滑,国内部分粮食供需趋紧。根据农业农村部的《国际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形势 2023 年春季报告》,全球粮食产量将有所下滑,预计同比降1-2%,消费量持平略降,贸易量预计恢复性增长,整体供需呈偏紧态势,其中稻米、玉米、牛羊肉供需趋向偏紧。

从三大主粮来看,中国具有较高安全垫。如我们在2022年春季策略报告《商品与美元:两只灰犀牛》中讨论,中国三大主粮为大米、小麦和玉米,这三者进口依赖度(净进口占比消费)较低,且库存持续保持高位,其中大米、小麦两大口粮库存总量大、分布广、比重高,玉米政策性库存 不断充实,具备较为充足的安全垫。

但粮食供应存在结构性的不平衡,部分农产品对外存在一定的依赖。

饲料相关产品存在进口依赖,粮食的整体自给率 从饲料等其他用途看,农产品存在一定的产需缺口:稻谷、小麦的食用消费自给率基本持平,但由于饲料消费增加,这二者总消费自给率有所下滑。从进口依存度(进口占进口+生产)上看,我国的“三料”(油料、糖料、饲料)对外进口依赖度不低,其中大豆进口依赖度超84%;蔗糖和棉花也超过30%并稳中有升。

种子供应的品类存在结构性不平衡。我国种子自给率较高,但蔬菜育种技术仍有提升空间。部分蔬菜种子进口依存度(即种子进口量占消费量比重)达85%以上,其中,菠菜种子的丹麦进口份额2023年以来超70%,黑麦草种子的美国进口份额超75%,西蓝花种子的智利、美国进口份额分别为52%和41%。

预计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口高位趋稳,部分产品增加。《国际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形势 2023 年春季报告》预计,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口呈高位趋稳态势,尤其是玉米进口可能高位反弹,棉花进口可能略增,食用植物油进口稳中有增,羊肉进口预计增加,乳制品进口将恢复性增长。

对内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对外构建多元化进口格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发挥农产品国际贸易作用,深入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考虑到地缘政治博弈加剧,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应对出口地政策和产量变化的潜在风险。近年来,我国在加快建立多边粮食贸易:2020年我国进口大豆主要来自于巴西、美国,进口玉米主要来自于美国、乌克兰,进口小麦主要来自于北美、法国。2022年以来,我国相继开放缅甸玉米和巴西玉米进口,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解除加拿大油菜籽进口,寻找多元化的替代粮源,进一步保障粮食进口安全,提升粮食自我保障能力,增强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能力。

风险提示:气候变化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

来源:券商研报精选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