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散文|三哥卖菜(下)
作者 崔洪国
三哥依旧是很憨厚、朴实的微笑,喝了一点啤酒,脸色也红扑扑的,“你哥这快一辈子了,别的也不会干,就会赶集上店的进菜卖菜,咱家里不缺菜,你有时间回来,让你三嫂给你烙菜饼,包饺子吃。年龄大了,多回来看看,走得再远也还有咱这老家呀!”三哥说这些话的时候,端着啤酒的手颤巍巍的,我看到了他眼里的泪花和满布在脸上的沧桑。
【资料图】
——题记
下
卖菜其实也是个良心和诚信活。三哥三嫂人憨厚、朴实,三哥不是能说会道的那种人,三嫂有时话快,敞亮,所以二人卖菜的时候也是很好的搭档。说是个良心活,就是每次卖菜要提来新鲜的、农药残留少的卖给庄里乡亲。这农药残留咋去鉴定啊,咋说也是个技术活,但是三哥卖了那么多年菜,学会了通过菜的颜色、味道和品相看菜的质量的本事,到提菜的地方,一看一闻一打眼心里就有数了,有的菜看上去虽然很光鲜,但很多是施了水,上了色,做了手脚的,卖给赶早买菜的,到家就叶子耷拉了,没等吃到嘴里心里就堵了,三哥从来做过这样的事,他和三嫂卖的菜都是地地道道的纯正生鲜,在那些赶集的人们心中打得住,树起了自己的口碑,所以每个集,三哥卖菜的摊前人流都特别密集,他的菜也卖得很快。“三哥的菜”成了一个很多赶集的人口口相传的牌子。
三哥和三嫂人讲诚信,时间长了回头客多,每个集都有等着到三哥菜摊前买菜的,所以三哥和三嫂赶集卖菜都是风雨无阻,每个集都很准时到摊位摆好,和那些汪鲜水嫩的菜一起等待着南来北往的客人。两人说话又和气,每天都是春风满面,不急不躁,所以那些买菜的人和三哥三嫂熟悉了,也很愿意卖菜的间隙和三哥三嫂说说心里话,拉拉家常,农村虽然也是那些家常理短的事,但是憋在心里就憋屈着,说出来就云开雾散了。人家说的时候,三哥和三嫂就面带微笑的听着,三嫂搭话的那会,三哥就卖菜、过秤,三哥搭话的那会,三嫂就把三哥手头的活接过来,两人衔接也是天衣无缝。
三哥和三嫂卖菜从来没有缺斤短两的时候,他们知道自己生活和奋斗不易,也知道那些起早赶集买菜的都是平常人家和平常日子,也非常不容易,家家都有家家的难处,家家都有家家念的经。多赚多少是多呀,所以三哥三嫂卖菜从来不和人家斤斤计较,碰到年龄大的腿脚不好的,每次都多给人家搭一点。有时三块五,那五毛的零钱就不要了,事虽然不是大事,但是买菜的心里熨帖,所以到三哥那里买菜的回头客一直很多,这些回头客相互之间一传信,到三哥摊前买菜的人越来越多。人气多了买卖旺,三哥忙得再不可开交,也是始终面带微笑地迎来送往着每一个买菜的老乡。
去年疫情期间,有一次老家有事,我和妻子匆匆忙忙回家,处理完了还要着急赶回济南。那些日子里亲人之间见一面有时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所以回到家见到三哥、三嫂和家里的亲人都格外亲切,因为时间紧促,没法在家团聚吃饭,彼此都很是不舍,着急忙慌之间,三哥和三嫂也不知道该给我带点什么好。三哥知道我从小就特别爱吃母亲烙的韭菜饼和包的韭菜肉水饺,见我着急走,赶紧到他大门口放菜的车上给我拿了一把新鲜的韭菜,那是他和三嫂赶早出去提的,虽然疫情影响人们通行,三哥和三嫂还是坚持每天提菜在周围的村庄转着卖给那些熟悉的乡亲。我记着三哥塞给我的那把韭菜叶还水灵灵的,韭菜根上带着新潮的泥土,根是紫色的,是最好吃的那一种。当时心里特别的温暖,回到济南的家里我们就包了饺子,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当时的光景现在想来历历在目。
这次又回家,人们可以自由呼吸和流动了,到处都是春潮涌动,到处都是春意盎然,各村的集市也都开了,三哥和三嫂又和常年一年能每天提菜卖菜了。那天回去是在清明时节给父母立碑的,清风化雨,追思绵长,既是纪念,也是很隆重的仪式,三哥三嫂和老家的红军哥哥里里外外操持忙碌着,事情也很圆满。那天在三哥家里吃的中午饭。回到家的时候,三嫂家里帮忙的嫂子和姐姐们把韭菜饺子早都包好了,就是用三哥平时赶集卖的韭菜包的,味道特别鲜美,我和大哥、三哥还一人喝了一瓶啤酒,说着家常,就着三哥三嫂精心准备的老家菜,一口一杯喝着啤酒,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多少年没有那样的气氛了,我内心又重新感受到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情景,不由自主地被那种氛围渲染着。姐姐和几位嫂子说着她们关心的孩子、庄稼的话题,我和大哥、三哥说着这些年聚少离多的想念和思念,说着三哥卖菜的话题。
三哥依旧是很憨厚、朴实的微笑,喝了一点啤酒,脸色也红扑扑的,“你这么长时间没回来,家里也没有啥好吃的,娘在世的时候你就喜欢吃娘包的饺子,这会多吃点。你哥这快一辈子了,别的也不会干,就会赶集上店的进菜卖菜,咱家里不缺菜,你有时间回来,让你三嫂给你烙菜饼,包饺子吃。年龄大了,多回来看看,走得再远也还有咱这老家呀!”三哥说这些话的时候,端着啤酒的手颤巍巍的,我看到了他眼里的泪花和满布在脸上的沧桑,常年风吹着,日头晒着,在外奔波着,三哥的手上多了些茧子,脸上多了些古铜的颜色,那时我看到的最健康,最让人感动的容颜,我把滴了我眼泪的啤酒一饮而尽,把所有的亲情和乡情,所有的祝愿和祝福融入在了那一杯酒中。
回到省城,我给三哥三嫂打了个电话,他们都说我来去匆匆,在一起没待够,盼着我有时间经常回去看看。那时他们刚刚从蔬菜基地提菜回来,正忙着分拣,等到半天亮的时候赶早去卖菜呢,还说只要我回去就给我留着爱吃的韭菜,给我包爱吃的韭菜饺子,烙韭菜饼,让我想吃就能吃到老家的味道,吃到母亲在世的时候烙的菜饼的味道,我,深以为然。
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
壹点号风过林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